美国申请面试连载三:第三方面试机构Initial View初鉴 相关介绍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连载三:第三方面试机构Initial View初鉴 相关介绍

第三方面试机构:初鉴,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美国高校在无力应对庞大的亚洲申请群体,同时仍然希望能够考察申请者的英语语言交流沟通能力的时候选择的第三方面试机构。申请者需要在网站上注册自己的账号,预约面试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去进行面试。面试的方式:对面有一个老外和你进行问题回答和交流,一般一个完整的面试视频在15分钟到20分钟之间,面试老师会在视频中标出大概八到十个问题所占据的时间,这样的好处是:学校可以根据问题进行抽查。在这个连载中,将详细介绍初见的面试问题思路。

下面我们看一个完整的面试视频。面试视频是在面试官和申请者交流过程中录制下来的并被制作成视频。这个视频在申请者自己的账号中,由申请者来选择点击发送给美国高校。(详细查阅附件中接受初鉴视频的学校名单)。

IV question list
图 1-本科新生申请-initial view 面试问题

在这个问题名单中(这个问题名单是在是在视频的右边),我们看到有8道问题. 整个问题思路都是从第一道题的自我介绍开始。下面的问题都是面试官根据他听到的自我介绍中挑选出来的小问题进行发散和扩展。

所以,如何去准备一个两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一般来讲,面试需要据介绍自己的:学校,在学校里喜欢的课程,参加的活动,接下来可以去聊聊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在聊到自己的这下好和引以为傲的活动时,可以进行这句话的阐述。而面试官怎么会通过这些内容进行下面的问答。所以在面试中,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原则:我说的和我想让面试官问到底一定都是我准备好了的问题。

你这个面试为例子,第二个问题就问到了‘在这个学校明天的一些学术课程是什么’,我们能够才想出学生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定提到了自己的中学。

第三个问题,仍然延续了学校范围内的话题:问道喜欢那一节课,同时非常具体的问道了在这门课中自己做过哪方面的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并且是如何解决的。

第四个问题,问到了海豚是否应该被圈养,这个问题看起来没有任何前因后果,但是如果我们去看第三个问题就会发现,第四个问题中关于那个作业引起了面试官的兴趣,我们猜测申请者有可能讨论到了海洋动物,或者说动物,是否应该被圈养这样的一个话题,到了这个问题就已经很明显的看出,面试官的问题思路基本上取决于申请者的回答内容。所以在此再次强调:如果你准备了自己最喜欢的课程,那就需要将课程的:老师,上课内容,作业内容,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课的原因,一并都要准备清楚。这也就是这个面试机构在面试的时候遵守的一个基本思路:一些问题源于学生的回答。

第五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很多面试中经常会很自然提出来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国际学生,为什么会选择美国作为留学目的地。有的面试官为了提出这个话题,往往会从“你是否了解美国”,“你喜欢美国的哪些方面”,“你是否出国旅游过”,来展开关于美国留学的话题。在这个面试中,关于旅游,面试官先提出了是否出国旅游过,紧接着根据学生的答案提出了“你在那个国家旅行的时候对当地的经济有什么样的印象”,很显然这个第二个问题属于很发散的问题,有可能面试官对哪个国家或者是在某个时候那个国家的状态产生了兴趣,想和学生进行一下我们所谓的“观点分享”,或者是“观点交换”。

第六个问题,讨论到了学生对于未来大学生活的一个规划。在回答这个问题上,其实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学术兴趣,学生课外活动,以及自己的相关学术探讨,综合起来,展开自己对大学学术生活的想法。

第七个问题, 面试官问到了父母的工作, 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是: 家庭和家庭成员对于自己成长的影响。面试官和学生应该讨论到了父母的工作, 而学生表达了自己对于父亲和父亲职业的一种尊敬或者是兴趣, 所以面试官接着问爸爸工作的那一部分引起了孩子的兴趣。

第八个问题, 也是很多面试在快要结束的时候面试官的一般询问:学生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还有在之前的面试中我们没有讨论到的而学生想和面试官分享的吗?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 在面试准备过程中, 一定要准备一个自己提出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不建议是关于“我什么时候能够知道结果”或者是“贵校的国际新生录取率是多少”这种在官网上就可以查询得到的事实问题。 而是建议大家去准备能够引起共鸣或者是展开讨论的问题。比如, 对于这种第三方面试一份视频送给多个学校的面试, 自然不需要去针对某个学校进行发问; 而是准备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 特长, 难忘的经历, 自己为了学术或者是其他事情而进行的相关活动, 进行补充。

而如果是针对一对一的面试, 则建议准备比如“是什么吸引你来到这个学校上学或者是工作”,再比如“我的某某活动格外感兴趣, 贵校有相关的学生社团或者是活动吗?”

总结,这就是很典型的八个问题组成的一个15分钟到20分钟的第三方面试。只要学生将自己和自己的故事从四大方面进行整理总结, 面试的内容和节奏很大程度上是由就是自己来掌握的。

从去年开始, 这个第三方机构开始独立版块推出了文理学院的面试。笔者分析,因为文理学院向来注重国际学生的语言沟通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向来又有面试每一个符合分数条件的申请者的传统,随着申请文理学院的亚洲学生不断增加,文理学院也开始甚至是规定文理学院申请者发一份面试视频。如下是针对文理学院面试的一些总结总结和说明。但在面试准备核问题思路上, 和综合性大学都是一样的。

专门的文理学院面试
http://www.lacinterview.org/

专门针对文理学院的面试主要是想给文理学院的招生官展示:学生的沟通和思考能力。(根据原文:It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pplica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demonstrat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intellectual curiosity.)大家都知道,文理学院的教学理念和学生规模决定了教学模式:小班授课,强调个人对群体的贡献。因此文理学院希望招到有想法,具有口头表达能力,能为课堂讨论做出贡献的学生。

联合发布这项面试流程的成员学校:

“LAC Interview 是由一些美国文理学院联合向国际学生提供的面试流程。联合发布该面试流程的十所学校为:斯沃斯莫尔学院 (Swarthmore)、明德学院 (Middlebury)、维斯理学院 (Wellesley)、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 (Claremont McKenna)、戴维森学院 (Davidson)、哈维姆德学院 (Harvey Mudd)、 圣十字学院 (Holy Cross)、布林茅尔学院 (Bryn Mawr)、科罗拉多学院 (Colorado)、巴纳德学院 (Barnard)”注释:基本上都是前30排名的文理学院。

同样隶属于Initial View的面试产品,为什么又有一个专门针对文理学院的面试产品呢?会不会在面试内容形式上和难度上与现行的面试产品有区别?综合考察是不会的,是属于同一类产品。

根据官方博客介绍:
http://www.initialview.com/zh-hans/category/chineseblog/

“我们珍视支持这些学校的机会。面试的开展形式与我们当前的面试形式一致,我们仍然坚持即时面试且不对面试进行编辑。根据面试所作的决定完全在于招生官,InitialView不会对面试进行打分或任何形式的评价。参加LAC Interview 的学生,可以免费将面试发送到多所学校,学校数目无上限,且无论学校是否为文理学院。”

在美国留学申请中面试已不可避免的趋势下,如果在两个面试产品中选择呢?我个人建议:如果申请文理学院居多(尤其是申请推荐LAC 面试的文理学院成员)的话,可以在最开始选择面试的时候就选择LAC,并将满意的面试视频发给其他综合性大学。反之,如果申请综合性大学居多,可以直接选择initial view的已有面试。

附件:接受Initial View 的学校名单
School List

Agnes Scott College
Allegheny College
Babson College
Bard College
Barnard College
Biola University
Bryn Mawr College
Bucknell University
Carleton College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
Clark University Colg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
College of Wooster
Colorado College
Creighton University
Davidson College
Drexel University
Duke University
Emory University
Franklin and Marshall College
Furman University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rinnell College
Hamilton College
Harvard University
Harvey Mudd College
Indiana University
James Madison Universi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Lawrence University
Lewis and Clark College
Miami University (Ohio)
Middlebury Colle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Pitzer College
Purdue University
Pomona College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Rhodes College
Rose-Hulm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anta Clara University
Smith College
Stanford University
Swarthmore College
Syracuse University
Tufts University
Tulane University
Union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Los Angeles (UCLA)
UMass Amherst
University of Denve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ashington and Jefferson Colle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Wellesley College
Westmont College
Whitman College

中文名称
艾格尼丝·斯科特学院
艾姆赫斯特学院
巴布森学院
拜欧拉大学布朗大学
布林茅尔大学
巴克内尔大学
卡尔顿学院
卡耐基梅隆大学
凯斯西储大学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
克拉克大学
科尔盖特大学
康奈尔大学
德雷塞尔大学
杜克大学
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
福尔曼大学
乔治华盛顿大学
佐治亚理工学院
格林内尔学院
哈佛大学
哈维穆德学院
印第安纳大学
詹姆斯麦迪逊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劳伦斯大学
路易克拉克大学
迈阿密大学(俄亥俄)
明德学院
麻省理工大学 (MIT)
纽约大学(NYU)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罗斯-霍曼理工大学
圣塔克拉拉大学
斯坦福大学
斯沃斯莫尔学院
雪城大学
塔夫斯大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麻省大学安姆斯特分校
丹佛大学
明尼苏达大学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圣母大学
匹兹堡大学
罗切斯特大学
南加州大学
华盛顿大学
华盛顿杰斐逊学院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维斯蒙特学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